管道公司供應處倉庫對內承擔著公司、分公司工程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和輸油生產搶維修所需物資的收、發、存、現場配送和在庫物資的保管保養工作;對外承擔外部企業代儲物資的收、發、存及保管工作。近年來隨著管道事業的發展壯大和工程項目的不斷增加, 倉庫工作量不斷加大, 偶發性事故風險率也不斷提高。為保障安全生產, 供應處倉庫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 在日常工作和生產中以落實責任制為核心, 以安全教育和崗位技術培訓為本, 以現場監管為重點, 強化管理, 制止違章, 消除安全隱患, 連續實現5年安全生產零事故, 榮獲2010年管道公司“安康杯優勝基層單位”和2010年三基“標桿基層站隊”。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和制度, 并使之更加具體化, 科學化。首先成立了以倉庫主任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 明確各部門安全管理職能, 并形成動態管理。例如設立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全員簽訂安全“一崗一責制”承諾書, 并將安全承諾落實到本職工作中去;同時還在要害部門吊裝班開展“本周安全員”活動, 圍繞班組危險控制為中心, 重點抓人為事故和固有危險的控制, 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網絡。其次是安全生產必須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針對供應處倉庫的具體特點, 建立和完善了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并做到學習常態化。如將《管道儲運公司、分公司安全生產禁令》做成掛牌, 懸掛于各生產班組、辦公室及生產作業場所, 以便于職工學習、執行;健全了吊裝作業的安全管理規定, 進一步明確了分管領導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規定了每批吊裝作業單件貨物在5噸以上、整車貨物在30噸以上, 安全員必須到作業現場;每批單件貨物在8噸以上、整車貨物在50噸以上, 值班領導必須到作業現場, 并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制度, 樹立起保安全就是保生命、保形象、保大局的意識, 增強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最后是建立安全生產激勵機制。供應處倉庫除了加強安全教育, 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外, 還執行安全生產的獎勵制度, 并每年年終檢查評比的同時兌現, 給安全管理人員及安全管理工作做得好的部門或班組以獎勵, 以調動全體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采取靜態和動態的安全管理方法進行管理。靜態方面的安全管理包括對設備、廠房、環境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動態方面的管理是指對人的因素的管理。動態管理和靜態管理各有特點, 且相互協調。由于人為因素至關重要, 人的安全意識支配著生產過程的安全。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廣大職工對安全生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高度的責任感, 有針對性地、經常性地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崗位培訓。安全教育可以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術素質, 認識提高了, 安全工作才有保障, 才能出成效。為此, 倉庫經常組織職工進行集中培訓, 普及安全知識;對職工經常進行安全技術教育, 出現事故及時進行現場教育。如安全員在一次現場檢查時, 發現φ864口徑螺旋管的碼跺南面的鐵制掩擋物只有一個, 而按標準要求必須要有三個, 在這垛鋼管的底層僅靠8#鐵絲捆綁受力, 隨時都有塌跺傷及作業人員和其他職工的危險。安全員立即召集全體裝卸人員到現場, 分析安全隱患以及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 對某些不以為然、安全意識不強得職工, 現場進行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教育, 使他們對安全和隱患的防范關系有了更深的認識。此外, 充分利用“安全月”、“安全周”等安全生產活動, 通過報紙、錄像講座、黑板報、安全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進行全員安全知識教育, 以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 在進行全員性教育的同時, 還加強對倉庫重點部門吊裝班的司機的安全教育, 每年都分別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知識書面考試和實際操作比賽。
設備管理是提高企業綜合效益的重要環節, 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供應處倉庫根據設備使用特點和頻率, 對現有設備進行了二級ABC分類管理。一級ABC分類管理是針對設備在日常生產中的使用情況, 使用率在75%以上為A類設備, 使用率在50%~75%之間的屬于B類, 50%以下的為C類 (根據月使用情況) ?!?】二級ABC分類管理是針對設備零部件的損壞頻率、影響生產程度以及市場供應情況進行分類 (根據年損耗和年維修記錄) 【3】。損壞頻率高、影響生產程度大且市場供應不足的零部件歸為A類;損壞頻率高, 但不足于使生產癱瘓, 市場供應不足的零部件分為B類;損壞頻率低、不影響生產且零部件市場供應充足歸為C類。在一級和二級管理中, 倉庫均采用點檢制的管理和維修模式, 成立以設備維修專業人員、操作司機、設備安全管理員以及供貨商的專項組, 根據設備狀態決定設備的檢修內容, 安排檢修時間, 提出備件計劃, 有效的防止設備失修或過度維修, 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節約檢修費用, 降低備件庫存。此外, 倉庫對設備管理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2.1、完善和嚴格執行設備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 及時對現行的規章制度進行修訂和更新, 使制度更加合理、科學、規范。
2.2.2、加強對設備的維修、保養。堅持執行點檢制和設備運轉記錄, 合理使用設備, 強調根據設備的實際承受能力, 科學、合理地調整生產負荷, 避免設備超負荷運行。
2.2.3、認真做好設備關鍵部件的經常性檢查, 減少設備故障。
2.2.4、對設備出現的問題, 積極組織人員攻關。如針對龍門吊在運行過程中因震動損壞燈泡的問題, 積極組織攻關, 努力解決問題, 既減少了照明燈更換次數以節省維修更換費用, 又解決了夜間作業照明度不足的現象, 保障了夜間吊裝作業的安全。此課題獲公司QC成果三等獎。
2.2.5、認真抓好備件管理, 把備件管理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 切實做好A類設備的備件工作, 做到備件完好儲存, 易損件做到隨時更換。
(3) 加強現場的監督檢查, 狠抓隱患問題的整改。隨著工作量不斷增大, 生產設備陳舊、電氣線路老化等問題更加突出。為了保證生產過程中的安全, 加強了對生產現場和設備的嚴格檢查, 預測可能會出現事故隱患, 加強防范措施。如倉庫每月月末在行車滿負荷起吊前仔細檢查鋼絲繩及卸扣、行車各剎車情況, 消除事故隱患, 保障了吊裝作業安全。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 建立安全隱患整改臺帳, 并采取“回頭看”措施, 由專職部門對存在的隱患整改情況進行督查、督促, 確保隱患整改和監控措施落實到位。
(4) 加強和完善應急預案及演練。企業的生產狀況在不停的變化著, 這就要求企業制定的應急預案也應該跟著變化而作相應的調整才能適應安全管理的要求。供應處倉庫根據階段性生產狀況先后編制了“假如在起重作業取繩時物件滾落傷人”、“防洪預案”及“龍門吊在起重作業中抱閘突然失靈, 砸壞被裝車輛, 造成人員受傷”等應急預案, 2010年榮獲公司崗位練兵先進集體。今年上半年, 根據目前我公司輸油管線面臨打孔盜油、使用年限久造成腐蝕穿孔的嚴峻形勢, 又針對性的編制了《應急物資配送保供預案》, 并進行了實戰演練, 進一步提升倉庫應急搶險能力和指揮協調能力。
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強化安全管理既切實又十分緊迫和必要。筆者結合倉庫安全管理經驗有以下幾點體會:
(1) 抓好安全工作, 領導是關鍵。提高領導安全意識和及時掌握企業安全動態及重大危險信息、了解管理薄弱環節和重要安全問題的及時處理, 而且能從人力、財力給予大力支持, 使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2) 安全生產教育崗位技術練兵必須到位和深入。安全教育提高了全體員工的安全素質, 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扎扎實實的從基礎工作做起;崗位練兵使大家認識到彼此的差距與自身的缺點不足, 調動了員工在今后工作中不斷學習創新的積極性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為生產提供安全保障, 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3) 加大現場管理力度。建立負責人現場檢查制度, 明確每月現場檢查的次數, 抓安全生產重點環節, 督促加強現場管理。對影響安全的各種因素加以控制, 以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
(4) 建立和完善設備基礎資料的管理, 真正反映設備運行狀況?;A資料包括設備臺帳、設備運行狀況記錄、維修保養記錄等。
(5) 加大資金投入, 為安全生產提供資金保障。在一定的投資條件下, 安全管理才能逐步地達到最佳狀態。
標簽:
上一篇: 客車配件倉庫管理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 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數字化倉庫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