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及其不斷向生產與庫存控制方面的滲透,解決合理庫存與生產控制問題所需要處理的信息和企業資源管理的復雜化,要求信息處理的效率更高。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難以適應以上系統,這時只能依靠計算機系統來實現。而且信息的集成度要求擴大到企業的整改資源的利用和管理,因此產生了新一代的管理理論與計算機系統—企業資源計劃ERP。
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綜合應用了客戶機/服務器體系、關系數據庫結構、面向對象技術、圖形用戶界面、第四代語言、網絡通信等信息產業成果,面向供應鏈的管理思想。ERP系統是集企業管理理念、業務流程、基礎數據、人力物力、計算機硬件與軟件于一體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對整個供應鏈資源進行管理的思想?,F代企業的競爭已經不是單一企業與單一企業的競爭,而是一個企業供應鏈與另一個企業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即企業不但要依靠自己的資源,還必須把經營過程中的有關各方如供應商、制造工廠、分銷網絡、客戶等納入一個緊密的供應鏈中,才能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
(2)精益生產、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ERP系統支持都混合型生產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現在2個方面:(1)“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LP)”的思想,即企業把客戶、銷售代理商、供應商、協作單位納入生產體系,同他們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關系,進而組成一個企業的供應鏈。(2)“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當市場上出現新的機會,而企業的基本合作伙伴不能滿足新產品開發生產的要求時,企業組織一個由特定的供應商和銷售渠道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應鏈,形成“虛擬工廠”,把供應和協作單位看成是企業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同步工程”組織生產,用最短的時間將新產品打入市場,時刻保持產品的高質量、多樣化和靈活性,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事先計劃于事中控制的思想。ERP系統中的計劃體現主要包括:主生產計劃、物流需求計劃、能力計劃、采購計劃、銷售執行計劃、利潤計劃、財務預算和人力資源計劃等,而且這些計劃功能與價值控制功能已經完全集成到整個供應鏈系統中。
使用一個ERP系統,平均可以為企業帶來如下經濟效益:(1)庫存下降30%~50%。這是人們說得最多的效益,因為它可使一般用戶的庫存投資減少1.4~1.5倍,庫存周轉率提高50%。(2)延期交貨減少80%。當庫存減少并穩定的時候,用戶服務的水平提高了,使用ERP企業的準時交貨率平均提高55%,誤期率平均降低35%,這就使銷售部門的信譽大大提高。(3)采購提前期縮短50%。采購人員有了技術準確的生產計劃信息,就能集中精力進行價值分析,貨源選擇,研究談判策略,了解生產問題,縮短了采購時間和節省了采購費用。(4)停工待料減少60%。由于零件需求的透明度提高,計劃也作了改進,能夠做到及時與準確,零件也能以更合理的速度準時到達,因此,生產線上的停工待料現象將會大大減少。(5)制造成本降低12%。由于庫存費用下降,勞力的節約,采購費用節省等一系列人、財、物的效應,必然會引起生產成本的降低。(6)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員減少10%,生產能力提高10%~15%。
在ERP倉庫管理系統上線初期,每天物料出、入庫頻繁,收發單據數量大,倉管員、錄單員加班多,再加上編碼觀念沒有深入人心等原因,很容易造成系統數據紊亂,影響生產經營。ERP倉庫管理系統的最高境界是以最低量的庫存、最快速的周轉,滿足生產及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一些管理先進的企業已經引入看板,成立倉庫超市,建立精益物流系統,相信它將改變過去粗放式的倉庫管理,極大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倉庫管不好,一邊是數以萬計的物料、成百上千的供應商,諾大的貨架式立體倉庫;一邊是為數不多且素質平平的倉管員,種類繁多但不適用、也基本不用的制度和流程。歸根到底,倉庫問題基本上都來自現場管理不到位,例如:
(1)不遵守先進先出原則(First In,First Out,FIFO),造成呆料、廢料。
(2)不按庫位擺放物料,或移動物料后,不及時把新庫位的資料交給錄單員錄入系統,造成無法找到相關物料。
(3)倉管員不及時送單給錄單員,錄單員不及時錄入系統,結果造成系統數據與實際脫節,影響ERP系統數據的準確性,最終影響到了生產計劃的貫徹和執行。標識不統一、不規范,不是沒有物料編碼,就是物料名稱不對,以致無法追查該物料的歷史狀況。
(4)部分倉管員責任心不夠,工作態度消極,辦事拖拉,庫存盤點不準,以及手工單據信息不準確(主要是抄寫錯誤,鍵入錯誤),這都是常有的事。
(5)新舊倉管員交接不清,換一個倉管員,沒有真正的交接手續,對前任倉管員所管的物料狀態不明的,干脆就封存起來不予管理,只說“找不到”,造成了不應有的呆滯和浪費。
倉庫說好管也好管,說難管也難管,首先應理清思路,弄清楚基本問題。
(1)“物料”是什么?“倉庫”是什么?
“物料”包羅萬象,客觀存在,但那只是其表現形式,其實物料就是錢,物化了的錢,而倉庫就是放錢的口袋。錢放在家里不能增值,錢要通過使用或投資流動起來,才能產生價值。同樣,物料為生產及銷售而快速地流動起來才能創造效益。當然,錢會丟失,也可能被盜,同樣,物料可能被浪費、被損壞及被盜竊。任何浪費、破壞和盜竊物料的行為,都是對公司、股東、對全體員工利益的侵犯。
(2)物料管理管什么?
任何一項管理活動,都會涉及時間(T)、質量(Q)、成本(C),這三者彼此牽連,又相互制約,物料管理也概莫能外。
(1)T——Time時間:指物料的交期、入倉期、使用時間、倉儲時間、退料時間等。
(2)Q——Quality質量:指物料本身的質量、倉儲質量、對有質量問題的物料的處理等。
(3)C——Cost成本:指物料的價格、倉儲的成本、呆滯的成本、短缺造成停工的成本、多余造成的庫容成本、占用資金造成的資金周轉成本。
在生產管理系統中,用戶可以儲存整個倉庫管理系統需要使用的產品相關資料及倉庫位置的基本資料。
管好材料存貨,避免村料積壓占用資金或材料短缺影響生產。管好物料存貨有利于組織銷售和生產的安排,管理好半成品,有利于生產計劃的制定和銷售,可以處理各種類型的出庫、入庫、調撥、沖單、借料、物料降級等業務處理,可以進行庫存安全性控制。
通過對物料的收、發、存業務的處理,及時動態地掌握庫存存貨的各種信息,提供各種儲備分析,以便倉庫管理人員可及時了解和控制庫存業務各方面的準備情況和數據,做到財、物、卡相符,以便企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對于物料倉庫的管理生產系統有3個管理菜單:庫存管理、查詢統計和數據維護。
(1)庫存管理菜單包含的功能:物料倉庫點收、采購驗收入庫、部門退料入庫、部門領料出庫、退供應商出庫、物料庫存盤點、新建貨位、子庫存轉移、暫存料和廢舊料出入庫。
(2)查詢統計菜單包含的功能:庫月結算、庫存查詢、出庫領料單查詢、驗收入庫匯總分析、領料出庫匯總分析、部門退料匯總分析、退供應商匯總分析、物料轉換查詢、物料平衡匯總分析、庫存流水帳項目材料出庫統計。
(3)物料維護菜單包含的功能:主組織物料、組織產品、產品關系、搜索產品、交叉參考、暫停申請領料物料。
(4)電力企業倉庫物資編碼的分類:按備品備件、通用材料、廢舊物資、消耗性材料、低值易耗品、暫存實物、辦公用品、固定資產來進行分類的。
ERP系統的倉庫管理體系可實現本地倉庫的精細化管理,也可實現制造企業、物流企業和下屬銷售機構在全國范圍內、異地多點倉庫的管理。同時可對倉庫類型進行多倉庫設置多點存放機制:領用、報損、搭配品、功能齊全、庫存限客報警、盤點安全準確、動態分析庫存成本。該系統中倉庫是產品在各銷售單位進行分配的中轉站。倉庫每日要處理大量的出入庫數據,其數據處理量在各系統中居于首位。調配控制中心進行調配的數據資料主要是從倉庫管理系統中得到,所以倉庫數據處理模塊尤為重要。
標簽:
上一篇: 數據信息技術在倉庫管理的應用
下一篇: 基于RFID的分中心倉庫管理系統設計